如何破解逐年上升的全場壓迫?

擁有灌籃高手童年的小人物看到 “全場盯人” full court press 很容易想到山王對上湘北擺出全場盯人後,如何震撼並破壞湘北的進攻。
前一陣子 Kevin O’Connor 寫了一篇文章,全場盯人的使用率,自2020年以來1.6%逐年上升,到今年來到了 4.8%.
大家應該對於去年決賽溜馬可敬畏的全場壓迫還有深刻印象;他們原本在季賽就已經是聯盟最高的 10.9%, 而在決賽衝高到令人深刻的 23%.
今年壓迫防守成果最好的球隊,是令汪六無法停止開心的拓荒者;每一次他們 press 可以造成 81.7 DefRt. 好用就多用,也造就了不可思議的 24.5% 使用率!
使用 full court press 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夠攔截到球,立刻反快攻。但是就算沒有辦法抄到球,光是能夠消耗對手進攻的時間,還有阻擋對手進入進攻系統,甚至在心理上給予對手的壓迫感 (還記得 Avery Bradley, Tony Allen?),都是優勢。
當然,就像所有的事情都有他的 pros and cons 那樣,full court press 也會有它的代價。他對於球員的體能消耗非常大 (所以溜馬才需要出10-man rotation), 增加壓迫的頻率也容易犯規。最根本的,它需要極高的團隊籃球紀律 (basketball discipline),而只要有一個弱點被破就很容易造成對手絕對的優勢。 #所以快艇可以看到兇猛側翼POA不會有全場壓